
1.飲食調理
增加可溶性膳食纖維的攝入,可將腸道內的膽汁酸帶出體外,預防糖尿病達到降低膽固醇的效果,例如燕麥片、蔬菜、蘋果和梨。鼓勵攝入植物油,例如橄欖油等,用不飽和脂肪取代膳食中的飽和脂肪。
2.多運動
適度的運動可以幫助提高體內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密度膽固醇每周至少進行5次時長達到30分鍾的中等強度運動。
3.保護肝髒
膽固醇主要是在肝髒中轉化為膽汁酸,因此,想要維持正常的膽固醇代謝,肝功能正常很重要。
日常的傷肝行為,如:熬夜、抽煙、酗酒、亂吃藥等都盡量避免;降低膽固醇同時,飲食中多增加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蛋、牛奶、魚、芝麻等,以促進肝細胞再生。
4.少攝入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一詞或許鮮為人知,但它實際上是將化學添加到植物油中制成的,通常出現在餅幹和面包等原料的表面,反式脂肪能延長食品的保質期,因此常用於食品加工中。調查顯示,經常食用反式脂肪的人更容易得糖尿病和高膽固醇,所以在生活中要少吃。
5.控制體重,科學減肥
肥胖一定程度上會導致膽固醇的升高。避免高能量的飲食,適度增加減脂運動,控制良好的體重與體脂率。
從上述內容來看,膽固醇並非越低越好,如果繼續出現膽固醇過高的現象,就會對身體造成損害,要保持身體健康,只有把膽固醇控制在標准范圍內,堅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各項指標才能保持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