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his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企業年金,但真正為企業年金買單的人並不多 vhis。什么是企業年金,企業年金的貢獻率是多少?為什么有的人樂此不疲,有的人卻樂此不疲?

讓我們一個一個地回答這些問題。

什么是企業年金

企業年金實際上也被稱為“企業年金計劃”或“職業年金計劃”。在一些發達國家,企業年金目前非常普遍。在我國,企業年金是我國基本養老保險的重要補充。目前,我國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由三部分組成,即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和個人儲蓄養老保險。

其中一個企業發展基本社會養老醫療保險這是強制性的,只要我們企業跟員工進行簽署了正式的勞動合同,那就必須通過繳納養老護理保險,但是對於企業年金並沒有強制性,目前我國更多的是一種積極倡導性,至於怎么繳費,繳費比例是多少,由企業提高自己需要制定《企業年金方案》並上報當地人社局審批通過後就可以開始繳納了。

當然對於企業員工來說,要參加企業年金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

必須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只有增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員工才有資格參加企業的年金計劃;

企業年金不是強制性的暫時不參與,完全由企業和個人說了算。

企業年金的貢獻率是多少?

按照我國目前研究相關國家政策進行規定,企業年金的繳費比例有兩個方面限制,第1個是企業可以繳費部分,每年不超過本企業內部職工基本工資收入總額的8%;第2個是企業和職工對於個人生活繳費,合計不超過本企業提高職工工資總額的12%。企業當期繳費計入職工技術企業年金個人賬戶的最高額不得超過平均額的5倍。

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一個職工的平均月工資是8000元,那么企業不能支付超過640元,企業和個人積累的年金不能超過960元。

對於這些付費的年金,這些錢會委托給專屬的年金基金賬戶管理,這些基金會對年金進行管理和投資。最終,企業年金將由三部分組成,個人出資者將積累投資收益。

公司年金有什么用?

醫療保險

企業年金是一種職工補充養老保險,可以進一步保障職工的養老生活。對於那些有能力的企業來說,付出年金對企業和員工都是雙贏。

對企業管理來說,雖然交年金要多支付一筆成本,但是這樣有利於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這對於一個促進我國企業的發展問題也是一種非常有幫助的。

而對於職工來說,參加企業年金後他們的退休和更多的保障,這可以避免職工的擔憂。

為什么有的人有企業年金,有的人沒有。

事實上,我國的年金企業早就出現了。早在1991年,國務院就頒布了《關於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 ,明確規定,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建立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當時雖然不叫企業年金,但這種性質與企業年金實際上是一樣的。

到了2004年,勞動和社會資源保障部又頒發了《企業年金試行解決辦法》、《企業年金基金項目管理工作辦法》,這兩個數據文件可以出台政策之後,企業的年金有了明確的規范進行文件。

到了2014年10月份的時候,我國政府正式實行養老金並軌,對於國家機關事業建設單位管理工作研究人員方面來說,他們要參考中國企業內部職工的方式,自己需要繳納養老保險,隨後我國也開始發展積極推進機關事業單位年金制度的建立,所以我們目前有一些機關事業單位是會交年金的。

此外,2016年12月,人力資源和社會福利部審議通過了“企業年金”辦法,為企業年金的設立提供了更加完整的法律支持。

雖然我國的企業年金已經推出多年,但由於企業年金不同於基本養老保險,不是強制性的,而是自願性的,所以很多企業並沒有給員工繳納年金。

目前,實際上只有少數企業向員工支付年金。真正能夠支付年金給員工的,基本上只有機關事業單位,以及那些大型國有企業和一些高素質的民營企業,對於中小型民營企業的員工,其實很多人都沒有支付年金,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年金是什麽概念。

據相關統計,2019年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人數超過9.5億,而企業年金參保人數為2547.94萬人,僅占企業職工總數的5%左右。

而之所以有很多中小企業員工不願意教年金,說白了,因為年金會進一步發展加劇中國企業的成本,目前對於企業給職工繳納年金總體設計不能超過職工總薪酬的8%,這個問題比例雖然看起來不是一個很高,但如果需要企業內部職工數量比較多,那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對許多中小企業來說,目前大多數企業利潤相對較低,勞動力成本相對較高,對許多中小企業來說,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正常支付有一定的壓力,此時如果企業支付年金,將進一步加重企業的負擔。

所以,目前只有少數企業真正有能力給員工發年金,大多數企業沒有年金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