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與癌細胞的生長

肺癌可分為非小細胞肺癌癌和小細胞癌癌,其中92% 是非小細胞肺癌癌(肺腺癌癌、鱗狀細胞癌癌和大細胞癌)。由於肺癌的早期症狀不明,不一定會出現咯血或惡心、嘔吐、長時間咳嗽等症狀,直到發現有問題,已經晚了。

晚期肺癌的治療方法包括化療、放療、靶向治療等。其中,對於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可以評估和考慮靶向藥物治療,建議進行完整的基因篩查、類型確認和適當的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病情!

隨著中國醫藥的進步,標靶藥物可以選擇發展越來越多,但唯有透過基因技術檢測,才能真正找到一個合適的藥物。標靶藥 副作用因為對於癌症致病基因眾多,導致病友的腫瘤細胞生長不盡相同,而不同文化基因的發現有不同的標靶藥物可使用,建議應進行EGFR與ALK、ROS1基因工程檢測,了解他們自己的基因型別,使用相對應的標靶藥物臨床治療,才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

進一步說明,過去病友較熟悉的基因是EGFR(表皮生長因子接受器),它與癌細胞的生長分化、侵犯性及存活相關;近年來還發現了ALK(間變性淋巴瘤激酶)基因,ALK基因在正常情況下應處於「休眠」狀態,但在ALK陽性的肺癌中,ALK基因錯位後會與其他基因(如EML4)融合,所產生的融合蛋白就會導致癌細胞形成、增生及轉移。

其中,5-10%的EGFR陰性患者是ALK陽性。根據這項研究,ALK陽性的癌症朋友在診斷後的第一線接受ALK靶向藥物治療。患者中位生存期可達4 ~ 7年,無病生存期可達10.9個月,比化療延長3.9個月。若因病情需要二線靶向治療,無惡化的整體疾病生存期可達20個月,並可減少治療副作用,提高生活質量。

肺癌患者的平均年齡約為66歲。ALK 基因突變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2歲,相對年輕,或輕度吸煙者。

隨著不同基因的發現,可以相應地使用不同的靶向藥物,使肺癌正式進入了“個體化治療”時代。患者應積極通過基因檢測找出致病基因,幫助自己與醫生探討治療策略,盡早使用靶向藥物,提高治療效果,積極對抗肺癌!


網站熱門問題

為什麼藥物會產生副作用?

副作用的發生是因為身體非常複雜

很難製造一種針對身體某個部位但不影響其他部位的藥物. 開發藥物也很複雜,因為沒有兩個人是完全一樣的.